张明 : 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的无效性研究

 贸易动态    |      2025-04-19 22:19

  第二,强化差同化的融资政策,支撑分歧市场从体的跨境融资需求。本研究发觉,分歧企业正在跨境融资中的表示存正在显著差别,特别正在上市板块、所有制性质和国际化程度上有所分歧。因而,应按照企业的现实环境实施差同化的政策,针对分歧所有制企业、行业及地区的特点,供给定制化的跨境融资支撑。例如,可认为平易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的企业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供给更多的外币融资支撑,以推进这些企业的全球合作力提拔。

  因而,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微不雅面板数据,查验了跨境融资办理正在推进中国企业外币告贷和办理金融风险的无效性。本文研究发觉,跨境融资办理放松后,中国企业的外币告贷显著添加,融资成本渠道和流动性束缚渠道正在此中阐扬主要感化。本文查验了跨境融资办理的无效性,丰硕了中国特色外汇宏不雅审慎政策无效性评估的相关研究,而且为跨境融资办理的实施和完美供给了无益参考。

  跨境融资办理实施后,估计企业跨境外币告贷添加,跨境人平易近币告贷添加。但跨境本外币告贷的数据较零星,本文用企业银行告贷进行阐发。这是由于正在中国金融市场法则下,企业进行跨境外币告贷,那么企业的银行外币告贷必定添加。不外,企业进行跨境人平易近币告贷,却不必然可以或许反映到企业的银行人平易近币告贷上去,终究企业的跨境人平易近币告贷只是企业人平易近币告贷的极小部门。

  本文通过对中国沪深两市三千余家上市企业的微不雅面板数据进行阐发,切磋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推进中国企业外币告贷的同时防备风险的无效性。研究发觉。

  再次,本文进一步阐发了跨境融资办理对企业外币告贷的影响机制,发觉这一影响次要通过融资成本渠道和流动性束缚渠道得以实现。具体而言,跨境融资办理事务通过影响企业的本钱成本、融资刻日和流动性,进而影响企业的外币告贷行为。这表白,跨境融资政策的结果不只仅是间接的融资支撑,还通过改善企业的融资。

  H2:跟着跨境融资办理的放松,即跨境融资杠杆率、宏不雅审慎调理参数调升后,企业的人平易近币告贷的变化不确定。

  跨境融资办理跨境融资的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跨越特定上限。此中,风险加权余额由刻日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和汇率风险折算因子配合调控。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由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不雅审慎调理参数配合调控。中国人平易近银行通过逆周期办法进行调控,总量调控办法包罗调整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不雅审慎调理参数,布局调理办法包罗调整刻日风险、类别风险和汇率风险正在内的各类风险转换因子。正在该政策推广至全国后,中国人平易近银行对该政策放松了5次,收紧了2次(表1)。

  第三,沉视跨境融资中的风险办理,连结政策的动态矫捷性。跨境融资虽有帮于企业的资金获取,但也可能带来货泉错配、刻日错配及其他金融风险。因而,正在优化跨境融资办理政策时,应沉视加强风险办理机制。和监管机构应按期评估跨境融资办理的风险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参数。例如,能够针对外币告贷比例和刻日错配等潜正在风险,当令调整跨境融资的监管尺度。此外,应加强对跨境融资市场的监管,确保金融不变,并加强对外币债权风险的。

  注:本文颁发于《国际经贸摸索》2025年第4期,转载请说明出处。为便利阅读,此版本省略了部门、参考文献取尾注,全文请拜见中国知网。第一篇论文请拜见如下超链接。文中配图摄于望京海棠花溪。

  跨国资金的需求方是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和国内银行部分,不外最终需求方只要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跨国资金的供给方是国际银行部分和国际债券市场,国内银行部分也充任跨国资金的金融中介。所有的跨国资金(对本国来说)分为本币和外币。

  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做为跨国资金的最终需求方,资金来历于三个方面。第一,来历于国内银行发放的本外币贷款,该渠道是次要渠道。第二,来历于国际银行部分发放的本外币贷款,该渠道需要外资金融机构的充实成长。第三,来历于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正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刊行的本外币债券,该渠道依赖刊行债券企业的天分。

  国内银行部分做为国表里资金的中介机构,通过外币融资正在内的“非焦点”欠债融入资金。正在外部前提有益的环境下,国际融资成本较低,此时国内银行通过两种渠道融入资金。一方面,通过跨境银行间贷款取得境外融资,这是次要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债券市场融入资金,对国内银行来说不太常见。国内银行取得的跨境告贷有帮于其进一步扩大信贷空间,阐扬金融中介的感化,将融入的本外币跨国资金贷给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张原劼、施建淮,2020)。

  其次,考虑到跨境融资办理的放松,意味着国内(非金融)企业可以或许融入更多的跨境本币告贷,但国内(非金融)企业的人平易近币告贷还包罗国内人平易近币告贷,国内人平易近币告贷可能添加也可能削减,所以得出本文的H2。

  H1:跟着跨境融资办理的放松,即跨境融资杠杆率、宏不雅审慎调理参数调升或风险转换因子调减后,企业的外币告贷添加。

  跨境融资办理旨正在通过实现推进和办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这一操做方针,实现本钱流入金融风险这一中介方针,并最终达到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终方针。虽然目前并没有文献间接调查该政策推进和办理跨境融资这一操做方针的无效性,但部门文献从企业外币债权的角度会商了企业采用外币债权融资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企业采用外币债权融资的动因良多,从宏不雅层面看,本钱项目渐进是企业添加外币债权融资的主要要素,出格是关于本钱市场和货泉市场的管制放宽(罗用文、王潇,2022),汇率政策不确定性也会使企业外币贷款添加(孟为、姜国华,2023)。从微不雅层面看,企业外币债权融资可以或许降低融资成本(罗用文、王潇,2022),2013;郭飞等,2018;Bae et al。,2020;原盼盼、郭飞,2020),还发觉外币债权融资可以或许推进企业立异(原盼盼等,2022),给企业带来价值溢价(、方璐,2018)。不外,企业采用外币债权融资也可能会发生新的货泉错配风险(Bruno & Shin,2020;罗用文、王潇,2022;Niepmann & Schmidt-Eisenlohr,2022),还会正在必然程度形成上本国产出和物价的波动(兰晓梅等,2022)。

  摘要: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是中国特色外汇宏不雅审慎政策的主要测验考试。文章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三千余家上市企业的微不雅面板数据,查验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正在推进中国企业外币告贷的同时防备风险的无效性,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放松跨境融资办理可以或许无效推进企业外币告贷,而对人平易近币告贷则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企业的外币告贷受其上市板块、所有制性质及国际化程度等要素的影响;第三,融资成本渠道和流动性束缚渠道是影响企业正在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放松后添加外币告贷的次要渠道。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强化差同化的融资政策,并沉视跨境融资中的风险办理。

  通过调整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不雅审慎调理参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会发生变化。但已有文献鲜有间接调查跨境融资办理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的影响,而是沉点关心跨境融资办理对跨境本钱流动的影响,发觉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政策对短期本钱流动具有必然的影响(苗文龙,2021),对本钱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调理结果最较着(肖文,也有文献关心跨境融资办理对贸易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认为该政策通过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程度和削减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使得贸易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谢贤君、郁俊莉,2023)。

  其次,企业的外币告贷受其上市板块、所有制性质及国际化程度等要素的影响。具体来说,所从板上市、具有海外关系、持有金融资本及平易近营企业的外币告贷倾向更为显著。这一成果表白,分歧市场从体正在跨境融资中的表示差别,反映了它们正在融资中的奇特意位和本钱市场的多样性。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后简称跨境融资办理)就是我国正在金融渐进式历程中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本钱流动宏不雅审慎政策。跨境融资办理旨正在便当境内企业借用境外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又能够按照宏不雅经济热度、全体偿债能力和国际出入情况前进履态调整,以节制杠杆率和货泉错配风险。

  起首,考虑到跨境融资办理的放松,即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上升或风险加权余额的削减,意味着国内(非金融)企业可以或许融入更多的跨境外币告贷,所以得出本文的H1?。

  国际银行部分和国际债券市场是跨国资金的供给方。国际银行部分通过接收存款等体例融入资金,然后通过银行贷款的体例将资金贷给国内银行部分(次要)或者间接贷给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次要)。有实力的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也能够间接正在国际债券市场上通过刊行债券融资,国内银行也能够通过刊行国际债券融资。

  起首,放松跨境融资办理可以或许无效推进企业外币告贷,收紧跨境融资办理可以或许无效降低企业外币告贷,而对人平易近币告贷则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表白,我国现行的跨境融资办理政策,正在支撑跨境融资的同时,也阐扬了调控风险的感化。

  从上述文献能够发觉,跨境融资办理曾经正在我国政策实践中阐扬了积极感化:境外发债和外币告贷已成为中国企业融资的常用处径(孟为、姜国华,2023),跨境融资办理也是我国汇率政策东西箱的主要构成。可是,目前关于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无效性评估的文献仍较为稀缺,且存正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脚。起首,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宏不雅层面的本钱流动总量或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控(Bruno & Shin,2015;黄赛男等,2023),较少关心政策若何感化于跨境融资的微不雅布局,特别是企业层面的跨境融资行为。其次,现有研究多依赖宏不雅数据或跨国面板数据(Cerutti et al。,2017),缺乏基于企业微不雅数据的深切阐发,这使得它们难以捕获政策若何通过异质性渠道影响企业跨境融资行为。第三,现有文献对成长中国度的跨境融资政策研究相对无限,特别是对中国特有的政策东西的研究尚不充实,很多国际研究更倾向于关心发财经济体的本钱流动取金融不变问题(Kim & Lee,2017),轻忽了中国奇特的金融政策。

  第一,进一步优化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推进融资便当化。本研究发觉,放松跨境融资办理可以或许无效推进企业外币告贷。因而,政策制定者应正在维持金融不变的根本上,适度放宽跨境融资办理,出格是对合适特定前提的企业。具体而言,针对具有国际化需求的高新手艺企业及立异型企业,能够考虑进一步放宽跨境融资额度,鞭策其通过外币告贷支撑国际化成长。同时,能够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撑力度,摸索更多便利的跨境融资渠道和形式,以满脚其融资需求,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双轮回成长。

  金融高程度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我国金融工做需要处置的次要矛盾。2023年10月召开的初次地方金融工做会议指出,要“出力推进金融高程度,‘引进来’和‘走出去’并沉,提拔跨境投融资便当化”,同时又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无效防备化解金融风险,统筹成长和平安,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自创Ahnert et al。(2021)的阐发框架,本文正在图1根本长进行跨国资金流动理论阐发。为了简化,模子中的金融部分只考虑了银行,没有考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感化,非金融部分只考虑了企业,而且省略了家庭部分。因而,图1的模子框架中包含四个部分: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国内银行部分、国际银行部分和国际债券市场。

  全口径跨境融资办理源于上海商业区试验区的金融实践。2014年2月20日,中国人平易近银行上海总部印发文件,激励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用人平易近币资金,将其使用于取国度宏不雅调控标的目的相符的范畴,并通过宏不雅审慎政策参数对区内企业借用境外人平易近币资金规模的上限进行矫捷调整。2015年2月12日,正式确立自贸区模式的宏不雅审慎办理模式,区内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供给试验区分账核算营业的金融机构,能够从境外进行本外币一体化融资,采用境外融资杠杆率、风险转换因子和宏不雅审慎调理参数的体例进行办理。正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根本上,2016年1月22日,中国人平易近银行发文将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融资办理的试点范畴扩大到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正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同年4月29日,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政策推广至全国范畴。

  鉴于国内(非金融)企业部分是资金的最终需求方,国内(非金融)企业的跨境融资次要以企业的银行外币告贷形式表现,所以本文研究跨境融资办理对企业的银行告贷的影响。

  正在宏不雅经济承压,出格是汇率单边压力加大时,跨境融资办理也会做为汇率政策启用,通过办理跨境本钱流入,从而不变人平易近币汇率。已有文献正在一揽子政策中调查了跨境融资办理的结果。曹春玉(2023)成立了动态随机一般平衡模子,认为正在对金融中介实施逆周期本钱充脚率调理的根本上,利用贷款价值比法则以及本外币存款预备金率,搭配跨境融资规模的宏不雅审慎调理,能够缓解金融中介跨境融资流入形成的汇率升值及实体杠杆波动。此外,也有文献调查了跨境融资办理应对外部晦气冲击的无效性,认为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政策能缓冲外部晦气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陆磊等,2022)。

  将来加速建立双轮回新成长款式要求充实操纵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本,这对我国来说就是要出力建立高程度型金融市场系统(郭卫军,2025),正在跨境融资办理方面意味着要不竭优化目前以全口径跨境融资宏不雅审慎办理为从的跨境融资办理系统。

  张明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度金融取成长尝试室副从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